咨询热线

010-64414097

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及能源托管策略

   日期:2025-10-15     浏览:3061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,公共建筑面积增大,能耗随之增加。2024年,我国公共建筑面积达170亿平方米,较过去10年增长160%,因此推广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及能源托管策略势在必行。
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以及能源托管工作的现状分析
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约50%,国家据此推出《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》等,对公共建筑能耗提出更具体要求,如针对办公楼、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及数据中心,开展楼宇用能优化、电冷暖供应等工作,强调能源托管。
能源托管作为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模式,弥补了节能效益分享型商业模式缺陷,因此推广相关措施对解决我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等问题意义重大。
公共建筑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提升的有效方法
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能效提升方法
在多联分体式结构的空调系统中,制冷剂管路直接连接室内外机组,制冷剂管路通过换热器、压缩机以及其他制冷附件设备,室内机通过多台设备传输制冷剂,满足冷热负荷需求。
该系统具备节约能源、智能化调节以及温控精确度高的特点,可实现各房间独立调节以适应不同负荷。但系统控制复杂,在环境温度过低或管路过长时,易出现液体回流、回油困难,需增设辅助回路与附件解决。同时,其对管路材质、工艺及现场焊接要求高,推高了机组生产标准。
而多联机组优势显著:一是可分室控温,根据室温调节冷量;二是运行费用低,节能效果好;三是内外机通过信号线连接,运行安全稳定;四是节省空间,适用于公寓、办公室等户型,且噪声低。
但是,系统存在明显缺陷:冷媒管长度限制使其不适用于房间纵深大的户型,无法满足大空间制冷制热需求;控制线路复杂,接线繁琐易发生故障;初期投资成本高。这些问题易导致用能浪费,影响制冷制热效果。
为解决上述问题,本文探讨了系统的设备能效提升方法,主要包括:
(1)更换输配系统设备。更换此设备可降低能耗,如更换为高效冷冻水泵、冷却水泵、热水泵、冷却塔等,适用于水泵多年未换、能效提升不足的公共建筑。此外,更换空调机组等末端设备,采用高效风机可降低风机能耗。但具体需测量主机、输配系统及末端变频位置的水泵容量,分析建筑最大设计冷热负荷并留余量。若系统未调速,水泵全年工频全速运行会增加电机负荷,造成电能浪费。
(2)采用变频技术。通过变频技术可直接改变中央空调系统的水泵转速,进一步调节管道流量,有效取代阀门调节以及回流方式。该方法的节电率可达20%以上,节能效果显著。
(3)更换冷水机组设备加入变频技术。在建筑制冷系统优化中,为离心式冷水机组加装变频调速装置(VSD)是有效节能措施。VSD通过控制逻辑同步调节导流叶片开关度与电机转速实现变频调速。当离心式冷水机组负荷低时,导流叶片自动关闭,使得离心式冷水机组负载大幅度降低。通过进口导叶调节,可使喘振点在小制冷量情况下有效发生,当室外温度或者中央空调负荷降低时,采用变速控制降低压缩机转速,能够确保机组部分负荷平稳运行,达成变频调速节能目标。
锅炉系统能效提升方法
锅炉系统主要负责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,补水功能表现优越。但传统建筑中该系统能效提升有限,经常出现停水、无热水供应现象。采用热量回收方法可最大限度提升能效,燃气或者燃油锅炉的排烟温度通常控制在120~250℃,烟气中大量热量未被有效利用,会导致能源浪费与环境热污染。为此,需要有效增设烟气回收装置,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,为锅炉提高生产效率约3%~8%。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,所回收的热量可用于余热锅炉系统,作为生活用水及热水补充,强化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效能。
通常锅炉的排烟温度相对较高,可以通过加装余热回收装置确保将烟气排放温度控制在180℃左右。如果使用冷凝热回收技术,则节能效率会进一步提高。冷凝热回收技术拥有全自动化运行模式,可通过采集烟温来控制循环水泵的启动运行与停止,实现锅炉与水泵同步生产运行。该技术的另一作用是控制运行温度,将水箱运行温度控制在40~60℃,通过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促进节能减排,不仅安全,且效果突出。
冷凝热回收能效提升方法
暖通空调系统采用冷凝热回收技术,能效提升效果明显,其主要针对螺杆式机组。但该类机组在制冷运行过程中必须向外部环境排放冷凝热气,如此才能达到制冷量的1.3倍。为达到能效提升目的,可在机组冷凝器前增加中冷器,配合高温冷媒蒸汽技术制备热水,在制冷同时为建筑中人群提供生活热水。由于整个过程中对制冷COP指标的降低明显,因此可进一步为系统提供热回收技术支持,将排放的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热源,最大限度减少冷凝热对环境的热污染,以调整部分热量变化情况,大幅度提高机组的生产运作效率。
空调冷凝热的能源回收、提升流程的过程比较复杂,适用于夏天制冷模式,需通过改造螺杆机的方式完成,一台螺杆机的改造费用约为10万~20万元。改造后的螺杆机热回收温度不会超过45℃,静态投资回收期大约3~5年。
 
 
更多>同类新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
 
Baidu
map